俄罗斯茶艺融入民众生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过去100年,俄罗斯的茶艺传统就像放进开水的一块糖,溶化了。革命后,人们根本无暇顾及喝茶饮酒。虽然后来又出现了茶馆,但那更像食堂。不过也有例外。德米特里·利哈乔夫院士(Dmitry Likhachev,1906年-1999年)在回忆录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大诺夫哥罗德茶馆:“我们顺着陡峭的楼梯上到2层,进入一个空间很大、非常明亮、四面都有照明的房间。里面摆着桌子,每张桌子上铺着白桌布。有的桌子旁三三两两坐着人。他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这里没有酒,服务生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摆一个装开水的大水壶和一个刚沏上茶的小茶壶,再摆上一个装有硬块糖的糖罐。后来我常常想,这样的茶馆我们国家曾经到处都是,它们被取缔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里面交谈太方便了,人们可以谈论各种话题。这对当局来说太危险了。”
现代俄罗斯城市里类似的场所也只是个别存在。人们现在普遍认为,喝茶时吃蜜糖饼、果酱、馅饼、软果糕和其他甜品,这些都适合在家里做。而且,生活节奏加快使咖啡比茶炊煮茶更受欢迎。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可以带上一杯咖啡找个地方坐坐,可是随时能坐在茶炊旁边休憩一下的地方却不好找。
农民和莫斯科人的茶饮
俄罗斯历史学家、著名美食家威廉·波赫列布金(William Pokhlebkin)在自己的著作《茶:种类、特点和饮用》中写道:“直到革命前,多数农村居民,特别是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不会沏茶或正确喝茶,只是节日期间去城里的酒馆‘喝茶消遣’。”但对农村生活的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历史学家谢尔盖·维达诺夫(Sergey Vidanov)的研究表明,革命前人们的工作日是在喝茶中度过的,比如从事马车和雪橇制作的农民的典型日子是这样的:无论夏天还是冬天,他们午饭后都不休息,早上6点一起床就喝茶,10点吃早餐,12点喝茶,下午3点吃午饭,晚上6点左右喝晚茶。
当然,茶的质量是不同的。最好的品种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大家都在努力赚钱买好茶叶。喝茶在农民、小市民还是商人中都很流行。19世纪40年代,莫斯科日常生活记录者伊万·科科列夫(Ivan Kokorev)说,莫斯科人特别喜欢喝茶:“严格遵循祖先习俗的城市都满足于热蜜水、薄荷汤和椴树花汤,圣彼得堡人却爱喝咖啡。”
革命与茶文化
俄罗斯的茶文化受到历史动荡的影响。革命后,俄罗斯最大茶厂之一沃高被国有化,所有品种的茶被混在一起生产。导游兼莫斯科文学旅游路线作者伊琳娜·奇奇金娜(Irina Chichkina)说,1918年,俄罗斯所有茶厂的茶叶就在中央茶叶委员会的“照看”下被混到一起了。混合后的茶叶再根据票证分配到人。
保护传统饮茶文化
现在,人们正试图保护俄罗斯的饮茶传统。全俄装饰与应用艺术博物馆每周举办茶艺活动,内容包括参观茶炊和古老的厨房用具,让人们在一个装饰成老式莫斯科茶馆风格的房间里喝茶。斯韦特兰娜·科列斯尼科娃和奥列格·科列斯尼科夫夫妇发起了“文学果酱”项目。他们周游俄罗斯,寻找著名诗人和作家的庄园制作过的独特果酱配方,然后在庄园制作并品尝。当然,同时要喝茶。斯韦特兰娜说:“传统通过烹饪、饮茶和制作果酱得到传递。坐在茶桌旁喝茶时沉默不语并不好,大家总是在交谈,普通市民茶饮时还会唱歌。”她认为,最适合饮茶的是加了蔓越莓或越橘果的苹果酱,还有普希金最喜欢的各种浆果什锦果酱。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我省向金融机构推介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99个融资需求4900多亿元
-
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三
-
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奋斗——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
马苏回应李小璐“做头发”:因为相信娱乐圈一男一女可以只谈工作不谈感情
-
32岁赵丽颖产后同框22岁杨超越,她竟然输在了这里...
-
爆改老公房,拆掉楼板造出时尚loft,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
刘国梁为代言爱钱进道歉:很痛心,会密切跟进此事
-
意大利杯直播:国际米兰VS卡利亚里视频直播,蓝黑军团争取晋级
-
早财经丨见证历史!美油期货暴跌300%,首次收于负值;中疾控主任高福:从没说过不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哈尔滨疫情已传播两省份
-
万名工作队员排查健康扶贫问题
